此语一出,所有知道那一场战事结果的人都是默然不语。
天子亲率百万大军,十二卫府兵精锐一起攻入辽东,结果打不下辽东城,府兵轻进被人断了粮道,三十万精锐全部葬身于异域不得返回,到现在尸骨还留在了辽东,被高句丽人铸成了京观,以做纪念。
李元霸脸上杀气突现,向着那校尉沉声道:“辽东之仇,元霸誓为中国子弟报之!”
他自身上箭囊中抽出一箭,“啪”一声当场折断,沉声喝道:“若违誓,有如此箭!”
苏定方先是感动,再看四周的禁军甲士,也俱是露出感动之色。而再看几个跟随在李元霸身边的百练营的豪杰壮士,却是面露不安之色。
他心中醒悟过来,急忙示意李元霸不可轻言辽东之事。
李元霸也是明白,数次征辽,中原子弟战死在辽东的数十万人,而家乡父老更是因为要运送粮草物资而有百万以上路死沟渠,所以一听征辽之事,眼前除了这些负有血海深仇的禁军甲士,旁人都是面露怯色。
他摇头道:“以中国之力去征伐高句丽这样的跳梁小丑,未免也太瞧的起他们,此事容后再议便是。”
话虽如此,苏定方兀自不能放心,将那几个百练豪杰叫到一边,严加斥令,让他们不可将李元霸的话传到军中。
只是李元霸虽然如此豪气,却仍然不能令得这些在辽东九死一生捡了一条命返回故国的军人重新恢复军人的血性。
其实若是寻常征战,哪怕打生打死,这些军人都不会有如此表现,实在是几次征辽,朝廷和天子指挥失措,百万大军败的窝囊之极,又死伤的惨重之极,三次战役过后,象眼前这样的军官能捡条命回来,想让他们再上战场,却是当真难了。
功名但在马上取的心思已经是荡然无存,只想有浊酒一杯孤灯一盏共话当年事,便可了此残生。
李元霸心生感慨,有心想再劝慰几句,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当下只得拍拍那校尉肩头,拱手告辞。
刚欲行时,那校尉却是将他们叫住,沉吟片刻,便道:“公子既然欲得人才,末将愿意修书一封,请末将一个堂兄弟回太原,必可为将军一大助力。”
李元霸知道眼前这校尉必定是河东裴家的子弟,想一想裴家上下,只怕一个有名的大将也是没有,眼前这校尉倒是大将之才,可惜雄心已消,很难再用。
他有心拒绝,却是不好伤了这校尉好意,当下只得点头应允。
那校尉立刻命人取来纸笔,修书已毕,交给李元霸后,又笑道:“我这堂兄也还罢了,只是他的儿子勇武非常,每有征战所向披靡,无人能挡他一击,所以又号称万人敌,公子得他,当胜过今夜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