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才微微放晴了一会儿,就又阴了下去。大同江的江水被暗淡的太阳蒸起一团团烟雨,将平壤城笼罩在其中。除了隐约的黄铜风铃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外,整座城市就仿佛突然消失了一般,成为江面上的一座海市蜃楼。
突然,遥远的江岸上传来一阵阵鼓噪。正在加固城墙的士兵们忍不住停下劳作,探首向前张望。
那鼓噪一阵阵传来,伴着闷闷的风声,一阵响,一阵淡。守门的将军正是李如松,他令几个士兵前去查看,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多时,士兵回来了,还没开口便失声痛哭起来。李如松大惊,急忙问询,那士兵哽咽良久,方才将事情说明白。
原来平壤城外来了几千名逃难的难民。明兵攻下平壤城后,消息传到汉城。汉城的倭国守将震怒,不敢前来攻打平壤,于是就将火气撒到附近的城镇上。于是这些城镇遭受到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袭击,好多百姓无家可归,只好一路逃往北方。他们听说平壤已被夺回,便想进城避难。哪知守城的华音阁弟子已收到卓王孙的命令,不放任何一人进来。一时千人恸哭,那情形,实在是太惨了!
李如松听了不由大吃一惊。如果连难民都不接纳,那我们解放平壤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还称得上是正义之师吗?他顿时急匆匆撇下士兵,火速赶往城内面见卓王孙,务必要谏劝他放百姓入城!
华音弟子听说他要去虚生白月宫晋见阁主,便直截了当地回绝:只可能阁主召见你,不可能让你去晋见阁主。因为阁主在思考天下大事。
李如松差点气昏过去。但在卓王孙寝宫面前,他也不敢放肆,只好忍气吞声地向两位弟子不住解释,希望能唤醒两人心中的正义感。但两人淡淡的回答,完全瓦解了他的努力。
什么是正义?阁主就是正义。
当下,他怒也不是,恼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幸好,这时只见韩青主匆匆自虚生白月宫中走出,见了李如松,连声道:“好,你来得正好,阁主正要见你。”
李如松大喜,急忙跟着韩青主走进宫中。
就见卓王孙身穿一袭便装,正站在窗前看着大同江上的烟雾。
李如松正要开口,卓王孙却打断道:“宣祖到了吗?”李如松摇了摇头。申泣已去了半个多月,还是没能探查到宣祖的下落。
“你即刻带领一队人马前去接应。路上不许有任何耽搁!”
李如松呆住了:“那些……那些百姓呢?”
卓王孙淡淡道:“将他们赶走。”
李如松的身子一软,几乎坐倒在地上。他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出虚生白月宫的,只感到一阵虚弱。
第一次,他看不清这场战争的方向。
韩青主遥遥注视着李如松的背影,忍不住叹息一声。的确,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了方向,因为,引领着他们作战的那个人不知不觉变了——卓王孙这个他们无比信任的人,让所有人都感觉到陌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