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古越突然想起似乎还有一个人是交由月和安置的,可是此刻那老头在天界,那么那人....不对,那人不是月和,所以才会对花夕的事情只字未提,只是连气息和神韵都能模仿得如此传神,会是谁呢?那人的目的又会是什么呢? “轰轰轰...”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地面上传来一阵打闹声。两人低头一看,发现那道将妖魔与人界隔开的屏障正在一点点瓦解。 两人虽然出手阻止了对方,但是却招来了更为迅猛的攻击。 正当两人打算还手的时候,一个白色身影抢先出了手,“阿止,你在做什么,还不赶紧住手!”来人正是慕容萱。 “阿姐若是不随我回去,我便破了这结界,让妖族和魔族踏平人界。”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愤愤的说道。 “了结了这里的事情,我自然会回去的,你不要胡闹。”语气忽然缓和了几分。 只是下面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好说服,“我没有胡闹,是你贪念情爱不愿回去,父亲临终前说过,禁止我族人与外界通婚,我身为族长,有责任带你回去。”少年义正言辞的说道。 “你....是偷偷跑出来的?”古越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从未想过清绝高冷的她还有这么大胆的一面。 慕容萱突然有些窘迫,“是你?”看见视古越的时候,更是不敢对视。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毕竟是人家的家事,“现在人间是什么情况?” “不如直接去看个究竟吧。”两人说话之际,南淮珏已经将结界重新修补了一番,此时那位张狂的少年似乎也无可奈何。 古越看了眼周围的情况,确定没有大碍,这才点了点头。 继天灾之后又是妖魔之乱,西蜀的百姓已如惊弓之鸟,几人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透过紧闭的门窗,看见一双双惊恐的眼睛。而城门深处,那位少年天子,一身戎装,身在马,剑在手,眼底满是坚定,誓死也要守护身后的这一城百姓。 这不禁让古越想起了当年父皇的英姿,转而想到那样一个满腔热血戎马一生的人,竟然在冥府那个地方困守的几百年,心里有些酸涩。 “你...”对于古越的到来,公皙宸有些惊讶,“你回来做什么,还不赶紧离开!”转而有些严肃。 古越自然是明白这个态度的变化是因为是什么,突然有些欣慰,虽然很别扭,却是真的在关心她的生死。 “虽然没有拿俸禄了,但怎么说也是京兆府尹,皇上这是要将人才拒之门外吗?”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古越决定牺牲一下自己的形象。 “你早已经不是朕的京兆府尹,所以没有必要在这里碍事。”公皙宸依旧冷冷的说道。 “不要这么严肃嘛,”古越依旧不放弃,微笑着说道,“不如我带你去找拾朝吧?”她希望能转移一下注意力。 可是马上的人冷着一张脸,岿然不动。 古越无奈,只能飞身上马,直接敲昏了马上的人,“真是麻烦的小子,好好劝你不听,非得逼我动手。”过来的路上,慕容萱就告诉她,自上次击退魔族开始,公皙宸已经几天几夜没合过眼了,公皙陵则是直接被慕容萱药倒了才得以休息,而这位帝皇,她着实无可奈何。 古越将昏倒的人交由下人照看,自己则翻身上马,责令众将士休养生息,而后让身下的马也陷入了沉睡。 一时间,人心惶惶坐立难安的甫京陷入静默。 可是当古越回身的时候,看见城墙之上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红樨,他毕生之力,撑起了这片天宫,将那些妖魔阻挡在外。古越感激的点了点头。 转而对慕容萱和南淮珏说道,“这里就拜托你们了,”在触及到南淮珏担忧的眼神的时候,不觉多加了一句,“我很快便会回来的。”有些人,似乎只能她独自去找了。 踏进桃花坞的瞬间,她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外面已经生灵涂炭,这里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哟,小丫头反应挺快的嘛!”一袭紫衣紧随其后,在古越疑惑的眼神中解释道,“别这么看着本尊,本尊不是跟着你来的,只是恰好碰到而已。” 而后也不管古越是否相信,自顾自的打量起周围来,“不过这个地方倒是与本尊曾经见过的地方极为相似,只是这桃林不似梅林那般干练。” “前辈不是来欣赏风景的吧?”古越道。 “自然不是的,本尊是受人所托来寻人的。”潋滟轻抚花瓣,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九皇子?”她本还在奇怪为何没见到那小子的影子,原来是去搬救兵了。 “虽然手法很拙劣,目的还是达成了。”想到那个愣头青招了一群妖魔在自己洞府前打闹,心里不免失笑,若不是自己及时出现,那条脆弱的小生命怕是就此消失了。 看潋滟的神色,古越知道那小子现在应该是性命无忧了,于是跟在潋滟的身后,继续往里走。 片刻之后,两人停了下来,只见一人临水而立,那背影带着一抹绝尘隔世的孤寂,一缕青丝随风而起,而后便是一阵寒气袭来,再一回首,水面结成一层霜白。 没等两人开口,清冷的声音就响起,“不是要普世救人吗,还有心思找来这里?” “不染...”此时的潋滟却有些失常,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真的是你吗?” 这种烂俗的场景,古越记得在人间的话本里见过几次,她以为真实发生的时候自己一定会汗毛竖立,却想到会有一丝动容,她后来将其归咎于潋滟眼底的泪水太过澄澈。 只是有一点她不明白的是,眼前的人分明是自己熟悉的,此刻却是格外的陌生,“不染?这不是....” 不等她问出口,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没见识的丫头,司命星君只是仙号。” 古越听见这一贯的奚落的语气,才确定眼前的人是执笔谱写世人气运时常与月和斗嘴的那位,只是这样的气势还是头一回见得。
第170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