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云来到第三排盾牌前时,赵云按照之前的方法,对着前面的盾牌,就是一横扫。 以期望能像刚刚那样,一次性就扫开口子。 不过。 赵云暂时还不知道,这种枪芒,本身就带有随机性。 正因为带有随机性,赵风暂时还没把这些数据给统计出来。 所以也就没跟赵云等人,来明说这事。 赵云发现,前面的盾兵,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死一片。 然后略作思考,虽然依然没有想出个所以然。 不过,赵云知道,自己觉醒后的力气,比没有觉醒前,要大上很多。 既然无法通过之前的举动,来杀死后面的盾兵。 赵云手持龙胆亮银枪,对着正前方的盾牌,猛的砸了上去。 以赵云觉醒后的力气,盾兵自然抵御不住,瞬间就倒地不起。 对于赵云来说,只要撕开了一条口子,再想要扩大口子,那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何况现在,赵云还处于觉醒状态。 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赵云便把左、右两边的盾兵和长矛兵,都给杀死了。 因为张郃这部大军,是以攻城为主,所以长矛兵并不太多。 按照赵云杀了三排盾兵的情况,赵云估计大概是两个盾兵,保护一名长矛兵。 当然,一般正常情况下,为了完全克制骑兵,是一名盾兵,保护两名长矛兵。 而长矛兵,则是一个负责站着,一个负责蹲着。 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个缝隙内,会出现上下两根长矛,来抵御骑兵。 所以说,赵云这次的大军强攻,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当赵云杀穿盾兵防线,立刻策马往感觉到压迫感的方向冲杀而去。 不过,刀兵看到赵云冲破了盾兵防线,也立刻组织人手,一窝蜂的往赵云冲杀了过去。 没了盾牌的防御,就这些普通刀兵,对赵云来说,那是一枪一个。 而赵云为了帮助后面的骑兵,扩大盾兵缺口,估计把枪杀的刀兵,往盾兵方向甩了过去。 以赵云的手法和力道,那是一甩一个准。 没多久,就有十几个盾兵,被赵云用刀兵的尸体,给甩翻在地。 盾牌倒地后,骑兵立刻跟上来,对着长矛兵或者盾兵,就是几个连刺。 从远方看去,就是以赵云为尖刀,一下子插入敌人腹地,然后帮助后面的骑兵,迅速扩大缺口,以期骑兵能快速冲杀到刀兵阵内。 有了这么大的缺口,自然能冲进来很多骑兵。 赵云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帮助其他骑兵来扩大缺口了。 因为这跟着冲进来的骑兵,自然会帮助其他没进来的骑兵,去杀掉盾兵。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盾兵阵型,就会完全被赵云的骑兵,给突破掉。 而一但完全突破,意味着盾兵基本上全部死光。 当然,或许还会有些运气好的盾兵,没有完全断气。 如果是赵云败走,还有可能会张郃的人给抢救回去。 但如果张郃败走,那这些人,就完全没有活路了。 后方的事,赵云暂且放下,一心想着往张郃的方向杀去。 不过,入眼的刀兵阵型中,赵云根本不知道张郃的所在位置。 所以只能跟着压迫感的方向,冲杀过去。 一盏茶过后。 赵云已经可以看到,张郃所在的位置。 就算赵云不认识张郃,但从张郃周围的骑兵尸体,也能判断出,这人就是张郃。 因为赵云自认,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杀死这么多的骑兵。 发现了目标,赵云自然是,快速往张郃方向杀去。 之前只是向着有压迫感的方向冲杀,现在却是有了明确的目标。 那针对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张郃在发现赵云向自己冲杀过来。 扫视了一下战场,发现情况不妙,大吼一声:“撤入大营!” 其实张郃心里苦啊! 本来出营列阵,只是按照正常情况,双方摆出阵型,然后互相东拉西扯。 毕竟赵云这是,第一次率兵前来。 别的不说,开口劝降总要说吧。 然后在说给几天考虑时间,总是要的吧。 因为粮草被劫走,第二批粮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 至于到不到的了,那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表明上是给几天考虑时间,实际上就是让张郃的大军,多消耗几天。 万一刚好在这几天内,张郃的大军正式断粮。 那赵云根本不用打过来,张郃大军就投降了。 所以张郃在有了这种判断下,才会率兵出营列阵。 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士兵知道,我们根本不怕对面。 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士气。 毕竟,粮草被劫走这种事情,肯定不会让全军都知道。 不管是哪里的大军,能知道这种事的,最多不超过一只手。 结果没想到,赵云根本不是来劝降的,而是直接冲杀了过来。 这就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一开始,让盾兵在大营门口列阵,后面安排弓箭兵守着。 刀兵什么的,直能到大营内乱战时,在派出来。 不过事已至此,想其他也没用。 张郃现在,就想快速撤到大营门口,然后用刀兵来堵住营门口,让大营内的弓箭兵,对营外乱射。 这也是,赵云早先看到的,军营里,有一部分士兵,没来得及出营列阵。 而这部分士兵,其实就是弓箭兵! 张郃这边,刚下令撤入大营。 整个大军,瞬间大乱。 毕竟,原本赵云就有左右两边的骑兵,杀入了张郃的刀兵阵地。 而以赵云为尖刀,也有很多骑兵,杀入刀兵阵地。 也就是说,即便有大刀兵撤走。 那最前方的盾兵,必然会全部留下来! 没办法,谁让盾牌太重,想要拿着盾牌后撤,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盾兵丢掉盾牌,直接往后方逃跑,又必然跑不过骑兵。 就算运气好,逃过了旁边骑兵的追杀,也逃不过原本就在刀兵阵地的骑兵。 所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赵云发现这种情况后,大声高呼道:“降者不杀,跪者不杀!” 其实,通常情况下,为了表示自己愿意投降,放弃抵抗,都是跪着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