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点了点头:“纪将军说的有理。” “拿下东郡后。” “我们不但对曹操造成致命打击,还能对兖州各郡地发起进攻。” “另外,拿下东郡后,我们就与冀州魏郡与清河国接壤。” “如果袁绍想要对魏郡和清河国,有某些谋划,我们也能从中破坏。” “同时,东郡也与青州的平原国接壤。” “目前袁绍、公孙瓒、张燕等人,都在青州发起乱战。” “如果主公愿意的话,也可以出兵青州。” “总之,好处多多!” 纪灵补充道:“而且根据青州送来的战况消息。” “袁绍与曹操,一直在轮番进攻公孙将军。” “只怕在耽搁下去,公孙将军怕是,会顶不住了。” 袁术沉吟了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在考虑考虑!” 纪灵一拱手:“主公!” “千万不要错失了良机!” “拿下东郡后,我们与并州刺史赵风的联系,将会更进一步。” “如果赵刺史,无法抵御匈奴人的进攻,主公也能派兵直接过去增援!” 袁术听到纪灵,还有出兵增援赵风,以抵御匈奴人的想法。 明显表露出不悦来。 不过这种事,不能挑明了说。 皱眉道:“说了容我在考虑考虑。” 杨弘知道一时半会,袁术也不会同意出兵,岔开话题道:“对了。” “从魏郡传来一条流言。” “说是赵刺史,因为荀谌替袁绍出使匈奴,以此勾结匈奴人。” “赵刺史因此牵连了荀家一族之人。” “已经于半个月前,就把荀家一族之人,全部押送到了并州!” 袁术摇了摇头:“押送就押送吧。” “荀家本是颍川郡人,如果留在颍川,还能为我效力。” “既然他们已经迁移去了魏郡,那跟我们就没什么关系了。” 杨弘行了一揖:“主公此言差矣!” “荀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 “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家乃是当世绝对的超级大家族。” “而我听闻,当初荀彧因为颍川郡乃是四战之地,故而把家族迁往了魏郡。” “但如今,颍川郡已经收入主公囊中,有了主公坐镇,颍川郡自然不再是四战之地。” 接着话锋一转:“所以,主公应该想办法,去把荀家一族之人,给从赵刺史手中交换回来。” “一来,对主公名声有大大的好处。” “二来,让荀家迁回颍川郡,顺理成章,主公得到荀家的帮助,绝对会增添一大助力。” “三来,袁绍之所以得到冀州,就是凭借荀谌的一张口舌。” “主公可以以此,让荀谌背弃袁绍,投靠主公,这样可以斩去袁绍的一大助臂。” “四来,荀家有一大才,名叫荀彧,被南阳名士何颙称之为王佐之才。” “荀彧目前刚刚投靠曹操不久,想来忠心程度也不会太高。” “主公也可以以此,让荀彧来投效主公!” 袁术笑道:“接着说!” 杨弘听到有戏,赶紧说道:“而想从赵刺史手中,换回荀家一族之人。” “普通的金、银、珠宝、财货、粮食,只怕都无法打动赵刺史。” “所以只有主公出兵相助赵刺史,抵御匈奴这种天大的帮助,才会让赵刺史把荀家一族之人,都交给主公!” “主公出兵相助赵刺史,抵御匈奴人。” “不但可以得到荀家一族之人,还能得到全国各地的赞誉之词。” “对主公收拢天下人心,也大有好处!” “而主公想要出兵帮助赵刺史。” “我们就必须拿下东郡!” “不然我们就算强行跨越了东郡,也容易被曹操截断后路!” 袁术一时无语:“绕来绕去,还是要我出兵东郡!” 沉吟了一下:“也罢!” “既然好处这么多,那就出兵东郡吧!” 然后看向纪灵:“纪灵,传我军令。” “大军向东郡出征!” 纪灵兴奋的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退出了议事厅。 等纪灵走后。 袁术看向杨弘:“派人去赵风那里走一趟。” “就说,我要他尽量坚持一些时间,我很快就会率兵增援过去的。” “不管我们最终会不会增兵过去,起码也能让赵风感激我们不是?” 杨弘行了一揖:“主公所言在理!” “我这就去办!”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青州、平原国、祝阿,临时平难将军府。 一文士打扮的人,快步走进议事厅,对张燕行了一揖:“启禀张将军!” “刚刚收到赵刺史传阅天下的檄文。” “檄文中说,袁绍派荀谌出使匈奴,勾结匈奴人对并州发起了进攻!” “与之一起过来的,还有一条传言。” “说是赵刺史,因为荀谌出使之事,迁怒于荀家族人。” “如今已经把荀家所有族人,都押送到并州去了,随时可能会斩首示众!” 张燕听后,沉声道:“袁绍这厮勾结匈奴人,当真是该死!” “至于荀家之人,助纣为虐,死了也是活该!” “要不是如今,我们因为粮食之事,导致军心涣散,我定要出兵剿灭了袁绍那厮!” 杨凤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末将有一计!” 张燕盯着杨凤,笑道:“说来听听?” 杨凤沉吟道:“赵刺史与温侯吕布,之前谈起过双赢之事。” “我觉得赵刺史与我们,之前应该也是以双赢为基础,才实行的合作事宜。” “那么末将以为,我们也可以以双赢,来考虑我们目前的危机。” 张燕干咳了一声:“说重点!” 杨凤一拱手:“我们目前的危机,就是粮食不足,这才导致军心涣散。” “即便勉强维持现状,估计也维持不了多久。” “此事主公应该比我更清楚。” “我的想法是。” “之前赵刺史上表主公为巨鹿太守时,主公曾经答应过赵刺史。” “在赵刺史需要帮助时,主公会出兵十万相助与赵刺史!” “末将以为,如今就是相助赵刺史的最好时机!” “一是,兑现了主公当初的承诺。” “二是,我们送走了十万大军,就少了十万张吃饭的嘴巴。”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