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夏季收支(1 / 1)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060 字 2022-04-25

熊大走到田丰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接过文书后,直接打开,仔细阅读了起来。 四月份,各地醉仙楼全部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其中中山国亏损粮食五万余石。 常山郡亏损粮食六万余石。 太原郡亏损粮食四万五千余石。 光四月这短短的时间,就亏了粮食十五万余石。 相当于之前中山国醉仙楼的半年利润。 简直亏到了姥姥家。 不过赵风也可以理解,毕竟是自己下达了不许涨价的政令,才导致的亏损。 怪不得徐福等人。 自从董卓更铸小钱后,钱币体系已经奔溃,基本都是以粮食来计价。 否则几个亿,几十个亿的铜钱,想要数清楚,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 五月份,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中山国亏损粮食九千余石。 常山国亏损粮食一万余石。 太原郡亏损粮食八千余石。 河西郡、上党郡,亏损五千余石。 这时候,赵风刚刚更改政令,醉仙楼除了馒头依然保持一枚五铢钱一个,其余的东西,全部跟着市场一起涨价。 看到这份数据,赵风暗暗自得。 还好政令改的早。 不然,亏的赵风又会十分心疼。 如果是帮助普通百姓,忍忍也就算了。 问题是,价值越高的物品,一般都是世家、豪强、士族之人,消费掉的。 这就不能忍了,这简直是在割赵风的肉。 六月份的数据,差不多把五月亏损的,都盈利了回来。 其中还新增了赵国的各地数据。 统计后为盈利两千余石粮食。 看到这份数据。 赵风心里好受了一点。 虽然只是维持在盈亏之间,但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馒头导致的。 而馒头的售卖,等于是在维护并州的稳定。 起码并州地界内,没有出现太多的本地流民。 相比于并州意外的各郡,那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赵风在无偿的付出。 别看一个馒头一钱,好像亏损的不多。 但是量大啊。 中山国、常山郡、太原郡、上党郡、河西郡、赵国,几地人口加起来,稳稳的超过了两百万人。 只要有一半人,每天购买一个馒头,就够赵风亏的了。 巨鹿郡虽然也开设了醉仙楼,不过实际掌控权,却是在张燕的手上。 所以巨鹿郡收支数据,是不会汇报到徐福手中的。 赵风看完这份文书,提给田丰道:“元皓兄,你也看看。” 熊大又从赵风手中,把文书转交给了田丰。 田丰看完文书后,笑道:“醉仙楼维持并州稳定,功不可没。” “徐福应当赏赐!” 赵风点了点头:“确实该赏。” “不过不是现在。” “先把功劳记下来。” “等以后物价恢复正常,在按功行赏不迟。” 田丰笑道:“应该的。” “对了,徐福在后面问的问题。” “如何解决?” 赵风沉吟了一下:“其实很好解决,就是限制馒头的供应量。” “这样馒头卖的少了,自然亏的也就少了。” “不过目前是以稳定并州为主。” “醉仙楼不赚钱,就不赚钱吧。” “反正我们从匈奴人那边,收购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矿,来更铸小钱,去其他外郡收购粮食回来弥补。” “所以,我暂时还不想去处理这个问题。” 田丰行了一揖:“丰观察了一下,市场价格的情况。” “最近两个月来,价值已经基本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只要董卓那边没有大量的小钱,流入出来。” “以后物品价格,涨也不会涨到哪里去。” “秋收过后,百姓有了粮食,主公可以恢复馒头的定价了。” “对于粮食,我们永远也不嫌多!” 赵风想了一下:“我们不能保证,董卓那边肯定没有小钱,继续流入市场了。” “你这恢复馒头价格的方法,还不如我的限购方案来的好。” “万一秋收过后,各地有了大量的粮食,董卓继续放出大量的小钱。” “市场价格,又会剧烈上涨了!” 秦始皇的十二金人,董卓到底熔炼了几个金人(铜人),谁也不清楚。 至于流入多少小钱到市场上,就更没人清楚了。 估计连董卓自己都不太清楚。 因为量太大了。 田丰点了点头:“那就限购吧。” “就当让百姓继续休养生息好了。” “如果明年收购冬麦以后,价格依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就可以恢复馒头的定价了。” “不能让一枚五铢钱一个馒头的情况,成为常态。” “否则日后还出现这种类似的问题,主公就不好办了!” 赵风知道,田丰说的类似问题。 并不是说钱币市场的问题。 而是各种灾害来了后的赈济问题。 至于常态就很好理解了。 现在是特殊时期,价格特殊一点,大家也可以理解。 但如果在一切稳定以后,价格还是这样特殊,那以后如果在涨价,就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本来明明是好事,到头来反而会变成了坏事。 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像后世。 某些特殊物品,一直维持低价,是因为国家在补助。 一旦国家停止了补助,物品价格上涨。 百姓不会考虑之前国家补助了多少。 只会抱怨某某东西又涨价了。 这就是形成了常态。 要说对错,其实谁都没有对错。 国家为了维持某样价格的稳定,动用补助是应该的。 因为一旦起了乱子,不但费钱,还要费力。 百姓享受到了低价,是身为国民的福利。 之后东西涨价后抱怨,也是正常的。 这就是形成常态后的危害。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你稍后拟一份文书,交给徐福。” “让他通知各地醉仙楼,贴出告示。” “现在物价已经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原定政策是,官府补贴馒头价格,到秋收后正式结束。” “不过,我念及各地物价,日后还会有所反复,故而馒头销量,只是减半销售。” 田丰听完,笑道:“主公这个说法非常不错。” “简直是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