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2 / 2)

天策上将说我不会带兵打仗,我只会指手画脚,这是不同的。为了齐朝利益我能指挥得动大家,跟齐朝决裂很多人就不干了,这不能搞晕头搞错了。

说者不慌不忙,吃着小酒嚼着花生米瞅着鹰从天上飞过,幽幽的道。“肃晏王,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犯了糊涂,能及时纠正、悬崖勒马。就算大家都说,华玉县主一定没戏了。他依旧不停的找,一边就找遍名医,给晏潇致病。我在京里听人说,晏潇不但保下一条命,那宿疾,也好了多半。虽然不能再练武,但好好的过一辈子,没问题。”

旁人一阵感慨,捡回一条命,不容易了。真是忠义之士啊,和夏耿介一样忠烈啊。

看来晏潇真没事了?他那样脑子不算太灵光的人,比羊娃子稍微好一点,不能练武了,怎么办?有时候,有时候只能这样了,人这辈子,没有完美的,也没有固定模式。活着了,就好好的活下去。

姑娘琢磨了一下,不是她小人,非要怀疑人家的诚意。而是诚意这个坏姑娘,见了利益小姑娘就吓得不敢吭声,躲桌底下不敢出来。你至于这么胆小么?难不成小时候被利益小姑娘偷过小内内?还是扒了你的小内内?

大人开玩笑,就经常扯了小孩的小内内,露出他的小屁屁,看着他囧样,呵呵一阵笑,低级趣味,但玩的人很多。有一次一个老女人扒了一个六七岁姑娘的小内内,那姑娘生气了,回头来拽了那老女人的裙裙,那老女人竟然没穿小内内,就露出了老屁屁。不穿内内的女人,还是有一些的,和不穿内内的男人一样。好多男人不爱穿内内,囧……

那超长的诏书还有好多丰富的内容,其中一条,大家被前面内容吓到了,差点漏过去。

肃晏王愧悔之下,请旨今生、来世、再来世,都只娶天策上将、华玉县主一人。谁也别想下辈子和他媳妇儿再续前缘,他媳妇儿下辈子也是他的,下下辈子都是他的。诏书说的肯定是文绉绉的书面语,光这份诏书起草,就感动死了三个中书舍人、又叫知制诰、哭死了两个主书。实际就这意思。

皇帝准奏,就娶一个媳妇好,爹支持你。想致富,少娶媳妇多养猪。想致富,少娶媳妇多修路。想致富,少娶媳妇多种树。想致富,少娶媳妇磨豆腐。

肃晏王隐晦的说,若是媳妇儿有个四长五短,他就随媳妇儿去,or终身不娶。这就,比较有点约束力了。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只要不是太不要脸的政府,都该重视自己的诺言。

皇太后说,齐朝要让每个百姓都富起来,过得更好,坐上汽车,坐上飞机,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干嘛总纠结娶媳妇的事儿?百姓都要富,肃晏王娶一个媳妇就够了。

诏书下了没三天,很多地方都还没收到,陶王和梁王同时上奏,他们响应六哥号召,都只娶一个媳妇,不娶媳妇更好。但陶王问过薄家,薄小姑娘还是要娶的,那就只娶一个好!梁王被赐婚了玉嫄县主,不论喜不喜欢,都娶回家供起来,好好宠着,至少不用她出去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