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道童由宋域沉改名为华艮。以华为姓,以记其出身之地;以艮为名,艮者山也,以示其根骨禀性。
宋域沉在长安城停留了三个月,配制药材,为华艮洗髓蒸骨,又教了随身药仆一套推拿手法,日日为华艮推拿筋骨。
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华艮已然头角峥嵘,锋芒初露。
宋域沉很是满意,接下来便开始教授华艮炼气导引之术,以及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一边教一边琢磨着该给华艮配备什么样的兵器,又到何处去打制这件兵器。
三个月后,离开长安时,华艮背后负了一把开山斧。金城之觉得开山斧这样的兵器太粗鲁了,但宋域沉觉得正好,华艮更是十分喜爱,金城之只得悻悻收回自己的意见。
从长安往西,穿过丝绸古道,踏过无边沙海,又折回向东,万里迢迢,穿过茫茫草原,所经之处皆是天空地远,金城之不止一次向宋域沉感叹道:“此时此地,的确让人感叹,人力有时而尽,天地之威不可测。”
宋域沉但笑不语。
在草原上,宋域沉从野狼群里救出了一个让他看得上眼的蒙古孤儿,由于其迅捷勇猛如草原野火,起名蒙离,又因蒙离将套马杆使得异常娴熟,宋域沉给他制了一条长鞭。鹰奴对这个耿直刚烈的少年很是欣赏,常常带在身边教他箭术与刀术,在金城之看来,鹰奴很有让蒙离将来接替他的打算。
从草原向东,抵达大都。其时运河湮塞,江南财赋粮食运往大都多有不便,因此海运勃兴。姑苏赵府向来以海运闻名,每年有三支船队在东海与南洋间往返,如履平地,故而主事的赵安被召往大都共商此事,宋域沉此行自然要去拜访赵安。
三年不见,赵安的神情举止显得更为圆熟自然,令人如沐春风而不自知。
只是,宋域沉在她的眉间,看到了隐隐的惆怅。
宋域沉在心中轻轻叹了一声。无论赵安有着怎样的手腕,姑苏赵府有着怎样的财力,也无法让赵安和李默禅长相厮守,甚至不能让他们光明正大地携手同行。
芳华终将渐渐逝去,红颜也会慢慢衰老,这一丝惆怅,却会越来越深重,无可排遣。
大都有无数戏班,也有无数不能再科举入仕的文人流落在戏班里,因此戏文小曲日日翻新,其中名家,每每新戏一出,立时风靡整个大都。宋域沉拜访赵安这一日,姑苏赵府正好在宴请各大海商,自然也请来了大都最有名的戏班。
在那个戏班里,宋域沉一眼便留心到了一个八岁的孩子,有姑苏赵府作保,再加上有穷的名号,班主很痛快地将这个孩子送给了宋域沉。
那个孩子出身于一个数代相传的梨园世家,宋域沉以其流质善变,如水无常形,起名京坎。
赵安微笑着问道:“你是想教出另一个韦明佗吗?”
那个孩子很显然最适合学习易容潜伏之术。
宋域沉笑而不答。他很想试一试能否教导出一个连他自己也分辨不清真容假貌的弟子来。
赵安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打量他一会儿,轻笑道:“我拭目以待。”
她觉得,宋域沉现在对人的兴趣,似乎更大于山川。
自大都南下,途经扬州,宋域沉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去探望叶明珠。
前缘既尽,不必流连,他只要在远处看见她平安便可。
途经杭州,去抱朴观拜访广宏子时,宋域沉发觉,广宏子委实已经老了。
又一个故人,将要离去。
广宏子对宋域沉的沉默与黯然一笑置之,转而将他身边那个小道童推到宋域沉面前,慢慢说道:“我来日无多,无法亲自教导这个孩子,只好交给你了。”
在大限到来之际,才寻找到一个真正可以继承衣钵的人,这对广宏子来说,的确是至大的遗憾。好在宋域沉的及时来访,多少可以弥补这遗憾。
那个小道童看似懵懂无知、简朴纯良,对于舆地兵法、世道人心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悟力,摆弄阴谋阳谋,如同摆弄掌上棋子,单纯只因胜负而欢喜失落。
宋域沉为他起名“葛乾”。抱朴观本是葛洪所立,以葛为姓,以记出身之地;以乾为名,以示天道无常无情,万物尽在其中。
鹰奴与金城之都不太喜欢葛乾,认为这个看似聪慧无比、纯良无害的男孩冷心无情、难以信任,宋域沉却并不在意这一点。
他只不过是想看看,广宏子的屠龙之术、帝王之学,经由他手,能够教导出一个什么样的谋主,什么样的帝王师而已。
山川四时皆异,而又亘古不变。唯有这人心人身,日新月异,奥妙无穷,乐趣亦无穷。
广宏子坐化之际,忽而若有所思:“无尽道兄若是灵性未泯,应当已经转生,不知我可有这缘分,能与无尽道兄重为兄弟,相依一世?”
宋域沉心念微微一动,倾身向前,轻声说道:“或可如此。”
广宏子微笑,闭目不言。
宋域沉等了片刻,黯然起身。
他已经送走了太多故人。
葛乾默默地跟在他身后。
这一次回到普陀山,宋域沉陪伴昭文与阿钧的时间明显变长。昭文欣喜于宋域沉的这种变化,因此也没有细问其中缘由。阿钧显然十分欢喜,一有机会便赖在宋域沉身边,寸步也不肯离。
那群少年很快便习惯于看到宋域沉手臂上终日挂着一个小团子。
阿钧只是一个普通人,健康无病但不适合习武,头脑也不算太聪明。不过宋域沉确信,在他的羽翼之下,阿钧仍然可以在这越来越狂乱不安的世道中平安度日。
宋域沉第二次离开普陀山时,带走了另外十二名少年。
阿钧仍旧只是睁大了眼默然看着他离开。
宋域沉弯下腰轻轻抱了抱他。
这是他血脉相连的幼弟,可无论是昭文还是阿钧,都无法阻拦他渴望远行高飞、踏遍青山的脚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