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酒铺里,掌柜李广年面露自豪之色,对苏长青开口说道。
苏长青闻言,不由怔了一下,抬头向墙上望去,这才在上面看到四行略微有些眼熟的大字:
“桃花夭夭,我心悠悠!”
“小酌怡情,牛饮更佳!”
字体缭乱,毫无章法可言,末尾还有落款,注明了是金华知县沈清河于天元十一年写的。
苏长青原先还在怀疑,陈记酒铺的那首打油诗,是不是酒铺掌柜为了引人注目,自己写上去的。
但现在,看到李记酒铺的这首诗,苏长青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有人打着县令的幌子,招摇过市,在酒铺里骗酒喝。
要不然,堂堂一县之主,岂会如此高调地留下这么没有水平的打油诗,还给酒铺做宣传,劝人多喝酒,这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
看着墙上的“广告标语”,苏长青有些无语,但既然是来谈生意的,他也只能装装样子,开口附和道:
“县令大人好文采,这首湿写得真好,就像贵店的桃花酿一样,简直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啊!”
李广年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县令大人学富五车,他写出来的诗,自然非同凡响,小人也是运气好,才得到了如此珍贵的墨宝!”
“不过,光有大人的好评,也是不行的,最为重要的,还得是酒本身的味道!”
“要是我们店里的酒,酿得不好喝,乡亲们也不会买账!”
对于这句话,苏长青还是认同的,只见他轻轻点了点头,道:
“不错,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真是好酒,就算没有县令大人的墨宝,也一样可以卖得很好!”
“而如果酒的味道不行,就算是有县令大人帮忙做宣传,也照样卖不出去。”
“不知这桃花酿一坛多少钱?”